《标准件产品有毒重金属及其化学成份检测新方法》通过项目评审
更新时间:2007-05-14 浏览次数:2847
欧盟《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两项指令的实施,对电子电器设备使用的几项有害物质有了新的禁止规定。两指令虽然直指家电制造行业,但ROHS指令严禁的6种有害物质均来自于原材料。ROHS指令首先指向的是家电上游供应商,因此家电制造商为了从源头避免有害物质,几乎所有出口欧盟的家电企业都严格了对供货商的环保要求,纷纷建立“绿色”供应链保障机制。而标准件产品作为一种基础零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由于原材料质量和表面处理工艺的不同,极有可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等有害物质。另一方面,欧盟“报废车辆”管理法涵盖欧洲车辆管理的广泛层面,包括车辆废弃物减量和无污染回收作业。据估计,66%含六价铬标准件使用于车辆,2007年7月以后,六价铬将全面禁用于输入欧洲的车辆,这将极大地影响我国标准件产品的出口。
为应对欧盟相关环保新指令,保护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打破阻碍机电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全面实施符合欧盟指令要求的高标准新质量管控体系,为企业提供合法的检测方法和确认结果,浙江省标准件检测中心在标准、检测技术、替代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两年来在中心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标准件产品有毒重金属及其化学成分检测的新方法,并于2007年1月19日顺利通过了嘉兴市科技局主持的项目评审。
该项目在参照了食品、化工、纺织品及其他金属材料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件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原料线材成分分析的前处理和测定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开展标准件产品中的铅、汞、镉、六价铬的含量检测,实现了标准件产品关于ROHS指令的检测项目,检测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此项目的研发为我国标准件产品出口以及机电类产品出口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把关,确保中国机电类产品顺利出口欧盟。同时也提升了中心的检测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208页, 共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