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国家质监总局立项的科研项目,《新型螺纹精密测量分析设备研制》项目启动两周以来,在“外援”清华大学博士生的协助下,已完成第一方案硬件购置,并成功进行了首轮试验台搭接。
传统的螺纹检测与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螺纹参数,要借助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工具或仪器,操作专业性要求高,检验步骤繁琐,或者检测结果稳定性差等,这给检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检验效率和精度无法满足紧固件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新型螺纹精密测量分析设备研制》项目于2007年通过国家质监总局立项,项目旨在开发一种螺纹检验参数自动化、智能化的检验设备及程序,在保证测量精确度的前提下,提高紧固件螺纹参数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实现检测过程中的自动化。本项目主要通过影像法及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被测螺纹件图像,采用软件图像分析技术一次性获取螺纹各项参数。通过搭接光学硬件系统,计算机接口接入,实现影像精确获取。同时编写专门用图像分析测量软件,设置自动测量,手动调整,及校准接口,快捷、方便、精确的测量螺纹大径、中径、小径、牙侧角、螺距等各项螺纹参数。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结合清华大学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邀请博士生张玮到中心驻地一个半月,协助实施项目研发。博士生张玮入驻后,即时开展调研,通过网络查询,厂家联络比较,现场硬件试用,确定了最佳配置。在张玮的协助下,项目进展速度飞快,仅用时两周就完成了硬件采购与搭接,并确定软件编写方案。目前,光学系统硬件已成功搭接,并着手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比较。项目预计于今年10月完成第一轮原理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