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浙江省海盐标准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举行了启动仪式,作为标准件行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的启动受到业界的众多关注。
浙江省海盐标准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由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嘉兴学院和浙江海泰克标准件研发有限公司等核心单位共同组建。平台设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紧固件专业协会、北京钢铁研究院结构所、中科院金属所、铁道科学研究院、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的专家组成,为前瞻性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方向等提供意见建议和咨询。
平台主体建设期为3年。建成检测分析、技术培训、标准化、信息等4个服务中心和表面及热处理工艺研究、装备与模具研究、新产品设计开发等3个研发中心。通过各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建设运行,到2011年底,平台仪器设备资产达到4865万元,服务场地达到10000平方米;同时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平台将通过为当地标准件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设备及模具制造等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检测、人员培训等服务,力争在标准件新产品开发、环保生产技术、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工艺、装备及模具制造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平台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为抓手,切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加快推进标准件产业升级和发展。
平台启动仪式上,各级各部门对平台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中国紧固件专业协会会长冯金尧指出:平台建设运行要在产业集群发展上起到推动作用。要依托科研实现内外销均衡发展。要积极推进产品结构的有效调整。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解决工艺及工艺装备水平低的问题。要推动产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条件与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指出,平台要在组织落实、制度规范、资金落实、服务落实、项目落实等运行管理上加强力度,确保真正能出成效。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陈振华指出,平台建设要坚持贯彻落实质监系统的“十五字方针”,紧紧围绕建设“质量强省”这条主线,结合质检总局“质量提升年”活动的部署,全面深化质量提升工程,将平台建设积极带入大质量大监管大平台建设,注重创新、狠抓落实,通过平台建设探索质监事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