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能源危机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时代背景下[1−3],为确保机械、航天、电子等行业钢铁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钢材的强度与抗氢脆性能需要达到更高标准。然而,无论是在冶炼、轧制、热处理、焊接、电镀等生产制备过程中,还是在储运、服役等工程应用环节中,高强钢的氢脆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应用的重要瓶颈[4]。一般而言,随着高强钢强度的提高,氢脆敏感性也越大[5−7],并且高强钢的氢脆通常是沿晶、准解理等脆性断裂(图1),这主要归因于氢脆的本质是氢富集降低原子键合力。同时,脆性断裂也是工程构件中最危险的一种失效方式,它是因氢进入金属后,局部氢浓度达到饱和引起金属塑性下降,导致结构提前失效[8],突发的脆性断裂,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事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